Sunday, October 31, 2010

Google Me猜想(二)

社交中间层(a Social Layer)

到目前为止,外界得到关于Google Me的消息很少,其中最重要的要属今年9月14号Zeitgeist大会上Eric Schmidt 透露的信息

Eric Schmidt)told reporters on Tuesday the Internet search leader intends to work in "layers" of social networking to its sites, rather than unveil a flashy product.

"We're trying to take Google's core products and add a social component. If you think about it, it's obvious. With your permission, knowing more about who your friends are, we can provide more tailored recommendations. Search quality can get better."

Eric Schmidt对Google Me的定位是,为Google的核心产品增加一个“社交中间层”(a social layer)。

如何理解这个“社交中间层”(a social layer)呢?”社交”就不用多说了,在Google Me猜想(一)里面已经介绍了Google对”社交”的理解。有意思的是这个”中间层”,记得Eric Schmidt提过,人们不再需要一个Facebook的克隆网站。定位成”中间层”说明,Google Me主要是对内整合Google的核心应用,添加社交元素,服务已有客户,而不是抛出一个Facebook克隆,从吸引新用户的第一步开始。

事实上,Google很早就推出了一个“中间层”,只不过没有“社交”的功能。

2009年10月29号,Google推出Google Social Search的时候,顺便也把Social Search的数据来源Social circle推到了前台。Social circle在内部抓取Gmail,Greader,Google Buzz,Google Profile,Picasa等应用上的联系人数据,外部则主要采用Twitter和Friendfeed上的联系人数据,做为社交圈子的拓展,公开的“朋友的朋友”数据Social circle也会采用。所有这些被索引的联系人产生的公开内容,称为Social content,是Google Social Search数据的主要来源。在Google的主要应用和Google Social Search之间,Social circle扮演了“中间层”的角色,但这个“中间层”非常纯粹,只是展示,没有提供一个典型的SNS网站的交互和进行社交的界面。

Facebook Open Graph宣称要收集用户在整个互联网上活动的“社交数据”,很明显,相对于Open Graph,Google Social circle收集的“社交数据”范围太小了,主要是Google自己的产品,还有向Twitter购买的数据,外加Flickr,Linkedin,Friendfeed(已被Facebook收购)等网站的免费数据。如果Facebook坚持不开放自家数据,Google的social search发展壮大就会面临问题。如何打破Facebook在“社交数据”上的垄断,同时回击Facebook的挑战,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社交数据”收集平台成了Google的当务之急,而Google Me的定位很大一部分也在于此。

除了为Social search提供数据,Google Me当然还要起到整合现有Google产品的作用,为核心的Google产品添加社交元素,同时提升用户体验。事实上,Google的现有应用里面有很多具有“社交”功能,也试图成为“中间层”的,但是这些应用要么没有很好的整合现有产品,要么由于种种原因,用户不买账,没有流行起来。比如iGoogle,Friend connect,Google Buzz和Google Profile等。拿Google Profile作为例子:

A Google profile is simply how you present yourself on Google products to other Google users. It allows you to control how you appear on Google and tell others a bit more about who you are. With a Google profile, you can easily share your web content on one central location...You can also allow people to find you more easily by enabling your profile to be searched by your name. Simply set your existing profile to show your full name publicly.

Google Profile最终成为了一个Google用户内部之间互相展示的页面,如果你设置成公开,Google Profile也可以作为对外的“个人名片”,不过这种静态的“个人主页”风格的社交在“Facebook时代”显然已经out了,Google急需一个跟得上潮流的社交平台。

和Facebook Open Graph竞争

尽管Google在搜索广告业务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展示广告业务方面,如詹膑老师( @horse )在《猛兽一般的Google展示广告》一文中指出 “...这基本就是一场战争,对其它媒体而言,它关乎存亡,对Google而言,它直接决定了接下来三五年的财报。”

因此,Google Me承担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和Facebook Open Graph竞争,除了战略上定位成收集用户“社交数据”的平台,通过挖掘用户的网络行为数据(like,share等)来开辟新的展示广告空间,同时在武艺和兵器上也要进行比拼。Facebook Open Graph 有Social Plugins, Open Graph Protocol 和Graph API,Google肯定也会推出一系列协议和接口来使Google Me的社交功能更容易传播和增值。之前Google有推广Open Social,不知道Google Me是否会延续Open Social,还是会另起炉灶?

另外,已有的Friend Connect是否会因为功能上的重复而被Google Me取代,或者整合进Google Me,也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在社交产品的推广方面,Google肯定也会吸取Google buzz的教训,不会把用户的Gmail联系人自动全部添加为Google Me的联系人,应该会采取当下流行的“推荐方式”,比如Twitter的“Suggestions for you”。

总结,即将推出的Google Me对于Google未来的产品布局意义重大:对内提供一个“社交中间层”,整合Google现有的核心产品,为这些产品添加社交元素,同时也提升用户对于Google产品的体验;对外阻击Facebook通过Open Graph对于网络”社交数据“收集的垄断,和Facebook在展示广告业务上进行竞争。Google Me并非一款创新型的产品,对于Google来说,它的定位是一款战略型的产品。

  

Monday, October 18, 2010

Google Me猜想(一)

 
今年4月22号Facebook在第三届f8开发者大会上推出Open Graph(开放性社会化图谱)时,我写了几篇文章(Facebook Open Graph )分析Open Graph的战略意义,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其中第四篇文章预测,在提供“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方面,Facebook,Google和Twitter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当时认为“Google的 friend connect,Twitter的@anywhere还不足以和Open graph相抗衡”。

转眼半年过去了,其间Google招聘“head of social”,收购网站,营销宣传,诸多行动都是为了推出新的social平台Google Me(名字最早是由Kevin Rose泄密的)做准备。与此同时,Facebook则如临大敌,总部办公室处于“战时警戒状态”,FB采取一系列动作对Google进行阻击:和微软的Bing合作在Bing搜索结果中加入social元素,推出Facebook Places,推出Facebook Groups,和Skype合作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一场社交网络大战即将于今年秋冬之交在Facebook和Google之间上演。

Facebook Open Graph的’bug’

Facebook试图建立“人的互联网”,Open Graph的目标是提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图谱,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Facebook Open Graph的商业价值在于它能够实时的收集用户的”网络行为数据”,如Like, Recommend等,这样的数据汇聚成整个互联网的“兴趣图谱”(Interest Graph)。“兴趣图谱”的商业价值至少有两点:在宏观层面为广告主指明公众的注意力在哪里,消费的热点在哪里;在微观层面,用户的每一个Like或Recommend都会显示给Facebook好友,起到口碑传播的作用。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也是国外博客经常提及的。你看到朋友博客里贴出了一张你和众人昨晚在酒吧喝醉的照片,并且配有文字记录,你本想Like或Share一下那篇博客,这时突然想起你老板也在你的Facebook好友里面,如果Like或Share,Facebook会默认把你Like或Share的内容公开在你的activity stream里面,而你又不想让老板看到这样的照片,只好放弃了Like或Share。

以上情况其实在SNS的使用中非常常见,现实中的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作为现实中的人的映射,由SNS账户所创建维持的”虚拟人“,并没有区分人的不同角色,而是把所有的社会关系一视同仁的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于是你以”私人身份“like的内容,可能会默认的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其中包括同事,老板,同学,网友等等,这显然并不是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你在点每一个Facebook Like之前都要担心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使用Like按钮的积极性肯定会下降,当所有人都因为无法控制”谁能看到我的Like“而犹豫不决时,Open Graph的价值就大打折扣,这就是Facebook Open Graph的’bug’。

当然Facebook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FB提供了很多选项帮助用户控制”谁能看到什么“,在activity stream上你可以删除feed,在更多人发现之前,删除你不想公开的内容,但是这些选项有点复杂,一般用户要研究一番才能知道如何进行精准的控制。致命的问题在于,用户在其它网站上点击Facebook Like,传回到Facebook个人主页的activity stream里面,默认是公开给所有人的,用户无法预先设定某一个Facebook Like是传给家人,同事还是网友。

这个所谓bug在使用Facebook初期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当你的生活工作社交方方面面都和Facebook发生联系之后,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了。

由于对于Facebook未来估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在于FB能够收集Google(暂时)无法获取的“网络行为数据”,如Like/share等,从而提供给广告主差异化的营销推广空间,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上述的问题,Facebook的价值是要打折扣的,况且还有Google和Twitter的竞争。

Google Me--重新制造SNS的轮子

绝大多数SNS网站的设计并没有预先考虑”区分人的不同角色“,包括SNS的先驱和集大成者Facebook。用户对于内容的控制是在创建SNS账户之后,通过隐私设置来完成的,一般也就简单的分为private,within friends,public等。

现在无法预知Google Me是怎样的设计,但是很显然Google在用心准备和Facebook的social之战,Google甚至以重新制造轮子的热情对SNS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思考,这一点从Google的高级用户体验研究员Paul Adams分享的PPT(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v2)中可以看出来。

Paul Adams的PPT非常值得一读(中文翻译),里面充满了对于社交网络的真知灼见,比如之前提到的”区分人的不同角色“的部分,比如SNS中的弱链接,强链接,暂时链接,以及由此产生的核心联系人,普通联系人和暂时联系人,比如隐私是SNS网站设计应该最优先考虑的问题,隐私和信任是密不可分的,而信任是商业的基础等等。

可以相信,Paul对social network的理解指明了Google social平台的设计方向,它吸取了Facebook及大多数SNS网站在用户体验方面的经验,改进了种种不足,尤其强调了隐私控制的重要性。似乎Google管理层对Paul的social network PPT也是非常认可的,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一点。在今年8月份,华尔街日报的一次采访中,Google CEO Eric Schmidt说,年轻人(young people)长大之后应该可以改名字,以便和年轻时记录在数字媒体中的种种不端行为脱离干系。

“...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titled to change their identity to escape their misspent youth, which is now recorded in excruciating detail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uch as Facebook.”

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建议,舆论一片哗然,很多博客纷纷撰文嘲笑Eric的说法。后来看到Paul的PPT中,有下面一段:

”...What does it mean for you - as a 25 year old - when someone can Google you and see that you were a total bitch when you were 17 years old? The way that things are moving, youʼll soon be able to find any of this public content on search engines. All this content we're creating is sticking around, attached to our identities.“

姑且不论对错,Eric Schmidt显然是认同Paul对于Internet Social Network的理解,人们在互联网上应该能够掌控自己的隐私,把过去的经历隐藏起来,创建新的(数字)身份是合理的做法。

Google的SNS平台不是通过收购一家SNS网站进行改造,也不是重新推广现有的Google SNS产品如Orkut,而是先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从头设计一个SNS网站,这显示出Google在social方面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未来的互联网,基于社会关系图谱的用户行为数据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Facebook领先了一步,但仍旧不完美,Google显然想走得更远。

基于一个注册帐户创建多个profile

对Google 即将推出的SNS网站的思路进行分析之后,具体到网站的设计,会有哪些特点呢?
如果你注意到Orkut最近的一些更新,可能会发现很多启示。




Orkut blog在8月25号的一篇博客是”You’re not always the same person. Why should it be any different on the web?”,宣布Orkut推出了Groups,标题的意思很清楚,Orkut要贯彻Paul Adams对于social network的理解,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创建不同的群组,如Family,Work,University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把内容分享到不同的群组里面。

10月6号,Facebook也推出了Groups,可以看作是Facebook对于Google的回应,同时也说明FB认同Google对于SNS的理解,”区分人的不同角色“是更加符合用户真正需求的。
 
 
 
个人猜想,Google Me可能会比Orkut做得更彻底,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社会关系定义不同的profile,比如针对Family的profile叫Paul Adams,仅家人可见,上传一张和儿子的合影,其中添加的联系人全是家人;针对Work的profile叫Paul A.,仅同事可见,上传一张证件照,其中联系人都是同事。只要你高兴,你可以叫任何名字,创建任意的profile。

同时将来基于Google Me的social graph比Facebook open graph改进的地方,Google Me可以选择在其它网站上like的信息分享到哪一个具体的profile下面,这样前面提到的“醉酒照片”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like并且只分享到针对家人或者朋友的profile下面,老板就不会看到了。

当然,Google也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针对不同的社会关系定义不同的profile”的好处,最后Google Me只推出Groups,功能上不少于Facebook就满足了,如果真是那样,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Friday, September 17, 2010

信息过载和道德过载

前几天又在rtmeme上看到《10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了,进去温习了一下“电车难题”和“定时炸弹”


10.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 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 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8.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两个都是非常经典的思想实验,其中“电车难题”是哈佛大学公开课程 “Justice: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Michael Sandel] 的开篇案例,而“定时炸弹”的情形在一些电影电视剧里可见。“电车难题”和“定时炸弹”构建的都是一个人要从两种不道德行径中进行选择的伦理问题,面对想 象中的“道德审判”,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你都会被认为“不道德”。

当然本文不想再重复“两难选择”,“功利主义“和“道德审判”这样的经典阐释,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两个实验都是基于一些类似的假设-
“电车难题”基于:
1)你知道电车碾压人,人会死(废话)
2)你知道电车失控了
3)你知道控制拉杆,电车会开到另外一条轨道上
4)你知道另外一条轨道上也绑着一个人
........
“定时炸弹”基于:
1)你知道倒计时的含义 (废话)
2)你知道爆炸的威力
3)你知道知情者在你的羁押下
4)你知道使用酷刑他会提供情报
.......
这 些假设要么是你掌握的知识或常识,比如“电车难题”的“废话”1)和3),“定时炸弹”的“废话”1)和2),要么是你即时获取的信息,如“电车难题”的 2)和4),“定时炸弹”的3)。也就是说对你进行的任何”道德审判“都是基于你有恰到好处的知识或常识,同时也能正常的获取现场即时的信息。假设,“电 车难题”中如果你是个盲人+聋哑人,或者你是个傻子(不知道电车失控了),难道还需要承担和正常人一样的责任吗?“定时炸弹”中如果你不懂倒计时的含义, 或者你不知道怎么对犯人施以酷刑,或者你掌握信息不全只知道你的羁押下有知情者,但不知道具体是谁,这时结局肯定大不一样了。

以上可以看出“掌握的知识”,“获取的信息”跟道德是有某种联系的。或许可以这样说,你被认定--别人认定或者你自己认定--知道的越多,那么你承担的道德责任可能就越大。当然这不是我的发现,古往今来的哲人(如休谟,康德等)早就深刻的论述了知识和道德的关系。我感兴趣的是,你知道的(先容许我暂时把知道知识划个等号)太多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才变成一个普遍现象的。同时接触太多的信息,接入超过自己需要,超过自己处理能力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验 证,随时可能被错误信息误导,可以被称为信息过载。据说信息过载的后果是“信息麻木”,“新闻麻木”,“敏感词麻木”等等。

如果你被曝露在信息的海洋,正遭遇信息过载,你可能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你认定自己知道得太多了,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接入到足够多的信息当中,这么多的信息尽管都很新鲜,刺激,但是你已经处理不过来了。那么恭喜你,你除了信息过载,可能也会遭遇“道德过载”(morality overload)。因为按照上面的推论,你被认定(自己认定也是“被认定”)知道的越多,那么你承担的道德责任可能就越大。这 种道德责任可能只有你自己在内心才能感受到,别人根本无法察觉。举例说,如果每天看到的消息都是开心的事,当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每天看到的都是拆 迁办,城管大队攻城掠寨的战斗事迹,或者各种人间杯具百花齐放争相上演,好比“电车难题”里那个疯子和失控的电车的事情天天要你做出选择,你每获取到一条 杯具信息时都要拷问自己的良心,但是从来没有伸出手改变过什么,这就是“道德过载”。“道德过载”的后果是“道德麻木”,“道德麻木”的后果....能让 你看到一个死亡人数100人的灾难新闻直接pass过去,也能让你在一个抢劫或落水求救的现场无动于衷。

面对这种情况,要么你不要认定自己知道的太多了,你获取的信息只是让你知道某 件事情而已,和真相,和知识距离还很远,只是承认和接受无知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要么就是根除信息过载,让自己知道的少一点,信息闭塞的地方,那里的人们 常常能过得很开心。在获取信息少减少时间,就能让自己在深入调查和行动上投入更多时间,或许行动能够让你在良心上好受一点。

二)你被(xx部门)认定知道得太多了,那么也恭喜你,除了“过载”这类麻烦事,可能还有河蟹等着你,不过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了。

Friday, July 23, 2010

怎样才能和这个世界谈谈?

每个人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仅仅是韩寒,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

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封信,诉说一下心中的哀愁,信的内容也仅限朋友和你之间共同分享。清晨去敲邻居家的门,说今天天气真好,邻居的微笑让谈话很惬意,这样的交流仍然限制在两个家庭之间。四处张贴传单,你想和世界谈谈,可能很快JC叔叔想找你单独谈谈了。写书,上电视,碰巧你有超越普通人的知名度,话语权,你能让自己的观点通过大众媒体传递 给更多的人,撇开目前没有一家大众媒体能够覆盖全世界这样的事实不论,你的观点,经过主编,经过”有关部门”之后,可能已经不是你最初想表达的意思了,你依然无法和这个世界谈谈,甚至你的观点压根就没传播出去。

你 要找到通往这个世界信息脉搏的道路在哪里,才能发现对话的可能。可是那些无数各自孤立的联结,将这个世界割裂,或许仍然稀松的联系在一起,但全然没有对话 的可能,这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图景。哲人和修行者宣称世界存在于他们的心中,和世界的对话只需要会心的微笑,但如果你对形而上的玄学不感冒,你想做一个普通 人,一个公民,你和这个世界谈谈的目的很简单,想知道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那么或许你应该尝试一下互联网。

互联网从信息之间超链接的联网,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联网,其实正在勾勒出世界信息脉搏的雏形。以宣称要做“地球的脉搏”的推特(Twitter)为例,推特正是将以前“无数各自孤立的(人的)联结”编织入一张更大的网,在极大降低了信息发布门槛的同时,又将所有发布者联和订阅者联结在一个网络状的系统里:一个“稠密的本地联结和较为稀松的全球化联结” 网络,你第一次有机会面对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它当然不等于整个世界,但是所有和推特类似的这些信息传播网络加起来,这个世界的最响亮的声音或许正在这些网络里回荡。

Isaac在《Twitter和高阶智慧》里说,“一旦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整个网络的影响力(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长)他也会感到极度地满足。”
推特让人回到极度地个人主义,因为没有任何时候,让每个个体有机会辐射到整个社会网络。可以说,每个人拥有了一瞬间的世界,这就是全新的个人主义世界观。一 旦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整个网络的影响力(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长)他也会感到极度地满足。他于是会审视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接纳他,并且认可他的价值。 这份价值是自己所创造和分享出来的,于是他可以有更多的自信心去表达。

借助这样的互联网,你能获取关于世界的全面的信息,或者你不想接收更多的信息,至少你也能了解时代精神。最终你还是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你可以向这个网络把你 的想法真诚的表达出来,那里有很多人正在认真的倾听,你的声音完全有可能在顷刻之间传遍整个网络(如果没有被人为破坏),你还能收到回复或者看到RT和转 载。有意思的是,每一次你发出的信息通过网络放大之后,你都能发现一个扩张的自我,这是你的存在的真实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前互联网时代或许要通过思索和想象才能掌握。

和这个世界谈谈,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国度,其实你可以做到。

Thursday, May 20, 2010

社交媒体和社交游戏

前一篇文章《网站:粘住用户还是让用户离开?》,其实算是一个小小的感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的朝“social"这个方向狠狠的扎了一个猛子,甚至如同一匹脱缰野马,一骑绝尘,一去不复返了。通过提供富含社交元素的各种应用,从“网站下方toolbar聊天”到“Facebook Like”,从“踩一脚”到“偷菜停车”,可以说粘住用户吃喝拉撒都在自己网站上已经成为很多网站设计新功能的首要目标,而将“用户在网站停留时间”转化 为广告收入也已经成为一种还算robust的盈利模式。对于用户来说,无论你最初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做为工具还是其它,不可否认,在互联网上的生活已经成为你全部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愈加社会化,充满社交元素的互联网对用户/人是好是坏,现在下任何结 论还为时过早,你可以为social media营销叫好,也可以怀疑它是“泡沫”(The Social Media Bubble), 但是有一点,在网页社交游戏泛滥成灾,沉迷网络互动有点积重难返的今天,适时的反思一下,应该是有好处的。当然,互联网发展的潮流无法阻挡,连 Google 这样以提供优秀互联网工具(search,gmail,docs,calendar...)见长的公司,也不得不加入"social"互联网的大战当中(Google Seeks to Hire “Head of Social”)。

个人认为所谓"社交游戏"(Social Game)和"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译成“社会化媒体”)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社交媒体"向"社交游戏"的"进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其发展历程由简单到复杂,初级到高级 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见图示):




阶段一:以”文字“为媒介的互动,包括文字聊天,BBS发帖,回帖,写博客,评 论,回复等等
阶段二:以"虚拟动作"为媒介的互动,包括 Facebook Poke,动他一下,踩一脚,check-in等等
阶段三:扩展"虚拟动作",引入富媒体的互动,直至以虚拟互动为目的的网页 游戏的出现,包括偷菜,停车位等等

这三个阶段并非此消彼长,彼此替代,而是共存共生的,处于同一个互联网生态系统当中。

这样归纳的灵感来源于:
1,对社交媒体的理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媒体(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内容由原来单向度的被动阅读吸收,变成了能够承载社会交 往的目的。基于媒体内容的网络互动,例如通过分享传播对话,你可以认识新朋友,维持原有的社交关系。

2,文字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和图片声音一样,是承载意义的符号。社交媒体的初级形式包括文字聊天和发帖,事实上,能够胜任”互动和社交“这一目的的远远不止文字。

从第一 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虚拟动作"之所以会出现,可以理解成一些常用的网络互动语言在形式,意义和使用语境上标准化了,比如”沙发“,”地板“,”顶 “,”踩一脚“,”路过“之类的用语,将标准化的"互动语言"用更加形象,更能吸引注意力的”虚拟动作“来表示,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网站设计者甚至能据此设置一套自定义的”虚拟动作“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印象中最先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动作"是 Facebook Poke。

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虚拟动作"出现之后,相应的以"虚拟动作"为基础的”网页游戏“的出现不是太需要想象力的事情, 好比汽车发明出来之后,造一辆更加花哨的跑车只是时间问题。
这里要强调的是,整个”进化过程“贯穿始终的驱动力是什么?是通过社交 (social)让用户留在网上。“用户留在网上”当然可以转换成广告收入,进而可以赚钱盈利,个人认为这只是事后发明的盈利模式,而并非最初设 计的目的。这和Google的搜索引擎服务有点类似,“购买关键字广告”只是搜索引擎出现后发明的盈利模式,而并非设计搜索引擎的目的--设计搜索引擎是为了提供搜索服务。”通过社交 (social)让用户留在网上“,社交媒体是基本拳法,社交游戏是组合拳和大招。或许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社交游戏是社交媒体的一种;社交游戏是一种高级的社交媒体,因为它们基于同样的驱动力?

小结:前面说过,“一个愈加社会化,充满社交元素的互联网对用户/人是好是坏,现在下任何结论还为时过早”,社交媒体和社交游戏显然为互联网占领(or入侵)人们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方便人们的沟通同时也让很多人沉迷上瘾。如果说互联网的进化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走向“通过社交(social)让 用户留在网上”,用户是不是应该常常向自己提问:这一切真是我所需要的吗?

Tuesday, May 18, 2010

网站:粘住用户还是让用户离开?

如果你使用Friendfeed和Facebook,并且同时关注Bret Tylor,你可能会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Bret Tylor是Friendfeed的创始人之一,在2007年10月创建的Friendfeed是一个优秀的“个人信息聚合” (social aggregation)网站,它的主要特色在于将用户在其它网站上的更新导入Friendfeed,用户只需要访问Friendfeed一个网站即可方 便的查看和管理自己及好友在其它网站上的更新。Friendfeed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偷懒”的方法,one site for all,省去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切换的“麻烦”。

作为一个“个人信息聚合”网站,尽可能的收集导入用户在互联网上所有更新,同时让自己成为用户访问互联网的homepage,是它的终极目标。换句话说,Friendfeed希望 用户尽可能久的呆在自己的网站上(to have people stay on our homepage as long as possible),事实上,Friendfeed通过优秀的运营在“留住用户”这一点上的确做的不错。

后来Friendfeed被 Facebook收购,Bret Tylor也被收编至Facebook旗下,做了“平台产品总监”(Director of Platform Products)。上任后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Facebook Open Graph,Open Graph对于Facebook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把Facebook定位为“人和人之间关系图谱”的提供商,同时加速了互联网向 “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的进化。

使用Open Graph的Like, Recommand等功能,你可能会发现,Open Graph并不希望你一直“粘在”Facebook上,它把代码粘贴在其它的网站上,希望你“照常的”访问这些网站,甚至从Open Graph设计的目的来说,你离开Facebook访问其它网站越频繁,提供的Like,Recommand等“网络行为数据”越多,对Facebook 就越有利--Open Graph希望用户尽可能离开自己的网站(Facebook)。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对,Google有个口号也是这样,"让用户尽快离开自己的网站" (We may be the onl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can say our goal is to have people leave our homepag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有意思的事情就在这里:同是Bret Tylor,却做了两个目标“相互矛盾”的产品:一个“让用户尽可能久的呆在自己的网站上”vs一个"让用户尽快离开自己的网站"。当然,这个结论可能有点勉强,因为Open Graph显然不全是Bret Tylor一个人的设想,不过Bret和Friendfeed另外一个创始人Paul Buchheit在多个场合说,选择让Facebook收购Friendfeed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网站有同样的目标”。Friendfeed团队的 加盟,让Facebook吸收了Friendfeed不少优秀的功能,比如实时feed更新,like按钮等等,同时还保留自己一些“绝对优势”,比如用户数量,用户真实的个人信息和关系信息,影响力和知名度等等。

那“同样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粘住用户吃喝拉撒全都泡在自己的网站上?收 集并保存用户的社会化关系网络数据,然后用户该干嘛干嘛去?收集保存用户在网上所有信息,不管是杂乱无章还是有意义?答案只有网站创始人知道。

不 过从Friendfeed被收购及之后“个人信息聚合” 类网站的式微可以分析出,“粘住用户让用户一刻不离”,并不是一个好的目标,"收集保存用户在网上所有信息"对于初创互联网企业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只有如Google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才能保证这种服务的质量。

学习Google和Facebook Open Graph,网站要把自己定位成用户生活的得力助手和工具,而不是生活本身,Google是搜索,Facebook Open Graph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图谱,要让用户使用完就尽快离开,该干嘛干嘛去,这同时也是符合用户的根本利益。

Thursday, May 13, 2010

社交网站“隐私问题”,国内更甚?

最近Facebook的“隐私危机”愈演愈烈,前有著名科技博客Google员工关闭Facebook账户,后有几个NYU学生做的和Facebook对着干的SNS网站Diaspora闪电开张,在媒体和公众的轮番轰炸之 下,Facebook终于招架不住了,公司要在明天下午开一个关于"隐私问题"的全员大会(Facebook Calls All Hands Meeting On Privacy),最糟糕的状况可能要暂时停掉Instant Personalization应用。

对Facebook“隐私危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各大科技博客,那里有详尽的报道,我这里想分 享一下昨天无意发现的国内SNS网站的隐私问题。

事情缘起:昨天为了查看开心网的隐私政策,登录了一个用我另外的邮箱注册的开心账户,该账户没有加任何好友,唯一值得一提的个人信息是邮箱地址中文网名(当时为了注册随便填上去的)。很久没登录这个账户了,在 “好友”页面无意中看到一行提示 “你有27位可能认识的人”,出于好奇,随手就点了进去。


向下拖动27人名单,越看越不对劲,名单里面居然同时列出我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工作之后认识的朋 友,近来认识的网友!!


(The bigbrother is watching you, kaixin001 is watching you too.)

如果你用习惯了开心网可能体会不到我这种“震惊”,因为你的账户加了不少好友,如果系统推荐给你一些“可能认识的人”,你会猜测开心网是通过“好友的好友”数据关联进行推荐的,而对其中准确的“推荐机制”不得而知,反正觉得方便就行了。

然而我的那个账户,没有添加任何好友, 除了邮箱地址,没有提供任何真实的个人信息,开心网怎么知道我那些真实的社会关系,而且是同时知道?!!

有人会解释说,可能是别人通过开心网搜索过我的邮箱地址,系统记录下了这些 数据,然后把我和“搜索人”联系起来了,这说明开心网的算法很"精妙"! 我要说,我那个“另外的邮箱”是在大学之后申请的,中学同学,大 学同学根本不知道,而且msn联系人里面知道我那个邮箱的也很少,我没有用该邮箱搜索添加过好友,开心网如何能同时知道我人生不同阶段的联 系人,而且同时推荐给我?

我有理由怀疑开心网是从其它“地方”拿到了关于我的数据,比如Chinaren校友录,那里有我以前中学大学的 同学关系数据---推荐给我的“同学好友”大都是可以在校友录里找到的,比如我的MSN联系人数据,比如我的Gmail联系人数据,再将这些社会关系数据库整合,采用一定的算法,一个“精妙”的好友推荐系统就这样形成了,“我人生不同阶段的联系人”就这样同时被推荐到我眼前了。我也有理由怀疑这里面有一个关 于我的“社会关系数据”的“幕后交易”,而我对此毫不知情。现在关于Facebook“隐私危机”的质疑只是,Facebook要让用户先设置好隐 私选项,然后在支持Open Graph的网站上才会显示用户的好友信息,未经用户同意泄露用户隐私信息是违法的,而我们这边,用户的隐私数据已经从一个网站被交易到了另外一 个网站, 而用户对此毫不知情!

当然在兲朝,谈个人隐私一件奢侈的事情,the bigbrother is watching you。但有时你也会抱着侥幸的心理:那些宣称“为客户服务”的商业公司可能会好一些?它们会像爱惜自己生命珍惜自己名声一样保管好你的个人隐私数据?

现在从开心网的“精妙好友推荐系统”来看,那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Tuesday, May 11, 2010

Twitter商业中心

最近感觉Facebook推出Open Graph之后风头盖过了Twitter,看RWW的今日十大, 有5篇都是写Facebook,没有Twitter。Twitter推出新的应用,曝光度明显也不如以前。比如这次推出的“Twitter商业中心” (Twitter Business Center)居然只有Mashable有报道,TechcrunchReadWriteWeb都 没有报,不知道是不是Mashable的消息有“排他协议”的缘故。



这次推出的“Twitter商业中心”还是在局部范围内测,从 Mashable流出的“谍照”看,很像是Verified Account的一个“扩充版”,扩充的地方包括:

1,Twitter Business Center明确区分了三类服务对象:
中 小企业/本地企业
大公司/品牌
个人/组织
而Verified account之前偏向于大公司/品牌和名人。

2, 除了打上Verified Account的标记,Twitter Business Center可以部分的个性化定制你的Twitter profile内容,另外支持多人以同一个Twitter商业账户的名义发布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升级之后的商业账户可以接受任何follower的 direct message,不受“互相follow才能发DM”的规则的限制,这个功能意在为商业账户提供倾听用户意见和反馈的“Twitter渠道”。




Twitter Business Center算不上大发布(尽管Twitter和Business连在一起叫的应用,这还是第一个),但是可以预见,今后Twitter发布任何旨在盈利 的应用,都会以这个平台作为基础,包括商业用户的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整理,为商业用户提供其它推广服务等等。

Thursday, May 6, 2010

Foursquare:”游戏”和社交

以前写过一篇博客”我推故我在“说,Twitter 可能是在互联网上”探究和证明自身存在“的最简单的方式。事实上任何你在网上分享的信息都在构建你的“互联网存在”,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最近又在开 始流行的LBS服务如Foursquare , Gowalla, Bedo(国内)等等,为你的“互联网存在”添加了新的东西:你的位置信息。你 主动 check-in的地方,你流连忘返的场所,你成为mayor的建筑物,这些信息发布到你的社交网络当中,都在为塑造你的“网络形象”添砖加瓦。

Louis Gray写了一篇博客 Are You Filtering Your Checkins To Enhance Your Image?(你会 为改善你的网络形象梳理你的checkin信息吗?)里面有关于使用Foursquare的精彩描述:
在“未经开垦”的南 部“湾区”(South Bay)攻城略地,在每一个经过的地点留下“足迹”:7-Eleven便 利店,加油站,杂货店,麦当劳,成为医院的mayor,最兴奋的是成为了Burger King和Wendy's 的mayor。

Foursquare这样的LBS服务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游 戏",将现实的“位置信息”作为对象,通过引入用户的社会化关系网络,创造新的语境,让以前孤立的了无生趣的“位置 信息”瞬间变得有意义起来。和RPG游戏类似的地方:
1) 一群人一起玩
2)构建虚拟的动作:checkin并不代表你真的对某个建筑物做了什么,同样打怪只 是对着显示屏里的怪物形象挥舞着虚拟武器。3)“checkin直至成为mayor”和“砍Boss 直至打爆”一样有刺激和快感。
不同的是Foursquare的 场景是基于现实世界,而RPG游戏则提供一个虚拟世界场景。

Louis问,"你会为改善你的网络形象梳理你的checkin信息吗?"我 回答,Yes! 因为这不全是游戏,这是现实世界,有人会在意关心“你的在哪里?”。你的一个不当的checkin可能会 造成误会,比如你路过一个警察局时觉得好玩就checkin了,而碰巧你的家人看到这条信息,这时可能会造成家人的担心。

Louis在文 中鼓励人们更多的分享真实的地理信息,可能也是为了鼓励用户多使用Foursquare这 样的LBS服务。单从分享地理位置信息的 角度,个人认为要考虑几个方面:

1,保证合理的个人隐私空间。试想如果在你身上绑定一个RFID标签,将你每时每刻的位置信息分享给所有 人,且不论这些信息是否有意义,首先个人的隐私空间在这种分享当中完全丧失了,你肯定会觉得不舒服,恐怖,而要求取消分享。任何信息分享都要保证自己有舒 服的个人隐私空间

2, 更多的信息不一定意味着更好,有时少才是好,信息泛滥可能会造成信息贬值或者说冲淡注意力。

3,分享时考虑一下社交的目的,比如把有趣的 地方分 享出来;在不同城市旅行时,让好友知道;比如说针对某一个好友的分享。


Wednesday, May 5, 2010

Facebook Open Graph(四):三足鼎立

Facebook推出Open Graph,试图描绘出一幅“人 的互联网”的宏伟蓝图,在这个方向上能与之形成竞争的公司我能想到的是Google和Twitter,比较一下这三个公司的情况对更好的理解 Open Graph应该很有帮助。

Facebook,Google,Twitter,谁知道你更多?
















谁知道更多?通过上图可以看 出,Facebook胜出,但是这里不得不对Google存储的个人信息进行强调: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Google(现在)不一定都懂,但 Google 都存着.....

Google的Social Graph信息示例

Google的Social Circle和Social content信息示例

对于数据挖掘来说,用户主动推送的信息消极存储的用户信息更容易处理,且更能定制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应 用,故而更有商业价值。另外,相比Google和Facebook,Twitter收集的用户信息显然占据劣势,可以说在表格的三个维度中完败,但是Twitter简单易用Twitter的新媒体平台特 性让Twitter在其它领域更有价值,作为个人访问互联网的名片,Twitter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综 上,Facebook推出Open Graph促进了互联网朝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进化,同时迫使Google和Twitter不得不推出相应的平台来应对竞争----个人认为Google的 friend connect,Twitter的@anywhere还不足以和Open graph相抗衡,可以想见未来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的互联网将会是Facebook,Google,Twitter三分天下。

(完)

Friday, April 30, 2010

Facebook Open Graph(三):真开放假开放?

Facebook Open Graph很醒目的写着Open开放,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商业公司宣称的“开放”通常只是营销的幌子:以开放为手段,以盈利为目的,Open Graph也不例外。

哪些是开放的?


首先Social plugins(社会化插件)是开放的,所有网站都可以任意添加Like或者Recommend等按钮,通过Facebook庞大用户关系网络为网站增加 流量。截至4/29日,一周时间内已经有5万多个网站开始使用Facebook Social plugins,其中包括很多大的网站。





其次Graph API是开放的,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向FB申请API key,利用Facebook开放出来的数据编写应用程序,这里要注意的是,Facebook有权决定“什么数据开放”和“谁可以获得API使用权限”。

哪些是不开放的?

这次Facebook推出Open Graph,有一些报道说“Facebook欲整合全球网络”,“语义网的未来?”,“索引整个互联网”,这些说法并非“骇人听闻”。Open Graph将帮助Facebook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

  • 你在网上做什么
  • 你是谁?

前者就是如like,recommend这样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而后者将动作信息和人联系起来,形成 “语义学”数据,最终这些数据将全部反馈至Facebook的专有数据库,这种局面的确有点象"索引整个互联网为我所用"。

拿豆瓣做个简单的类比, 豆瓣可以获得站内用户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等等信息,以及用户的豆瓣好友关系网络,从而推出豆瓣猜,豆瓣电台这样的个性化的应用。 Facebook的Open Graph可以获得的数据是基于整个互联网的,撇开前面提出的隐私问题不谈,这样的数据是极具竞争力的,涵盖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文章说“Facebook’s $100 Billion Valuation Doesn’t Sound Stupid Anymore", 应该也是基于这些数据的潜力和想象力。尽管现在说Open Graph能否成功为时过早,但至少为FB上市提高身价添加了一个重磅砝码。

回到开放问题上,上述的那些关于“用户网络行为”的数据,Facebook显然不会开放,尤其是不会对Google,Twitter这样的竞争对手开放。

-tbc

Wednesday, April 28, 2010

Facebook Open Graph(二):隐私终结者?

Facebook的数据库存储有全球超过4亿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用户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住址,教育情况,工作, 个人兴趣爱好等等,包括用户的 社会关系网络信息,如家庭成员信息,同事同学关系网络信息,朋友关系网络信息等等,再加上Open Graph推出之后,Facebook可能获得用户在互联网上最近活动信息,如访问了哪些网站,like了哪些餐馆,歌曲等等。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权 利和义务,Facebook在用户注册的时候通过“隐私政策”(Facebook’s Privacy Policy)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不管用户有没有仔细阅读,一旦注册使用就表示用户 “接受”Facebook的“隐私政策”。

保存有如此海量的用户个人信息,与其说Facebook坐拥金山,不如说它责任重大。用户选择使用Facebook,是因 为FB能够提供“保持联系”的核心价值,但Facebook不是一个由政府资金支持的公益机构,免费提供服务。作为一个商业公司,FB需要盈利,利用庞大 的用户资源挖掘需求创造价值是毫无 疑问的选择,同时建立在用户个人信息之上的任何商业活动是否会导致这些信息被不当公开或滥用,乃是关系到用户切身利益的,即用户的隐私权必须得到严格保 护,这使得Facebook任何商业举动都像在玩”跷跷板“,在公司盈利和保护用户隐私之间寻找平衡。

2007年9月Facebook推 出Beacon广告计划的失败至今让人印象深刻,Beacon计划“偷偷收集“用户在网上的活动信息并且” 透露“给广告主,以便广告主能“精准”投放广告,结果遭到用户以侵犯隐私权为名起诉,加上媒体反对之声不绝于耳,Beacon广告计划不得不于2009年 9月关闭下线。

这次推出Open Graph,媒体/博客除了表达对于Facebook创新进取的赞许,其中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而发出的反对之声也是不小,甚至美国几位参议员都联名写信给CEO Mark Zuckerberg表达了对Open Graph侵犯用户隐私的担忧。媒体公众批评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1,匿名访问互联网是用户的一项默认权利,但是Open Graph迫使用户必须在Facebook上先设置为匿名(即不加入Open Graph计划),否则用户访问支持Open Graph的网站将显示实名(或者以Facebook之名),抛开”显示实名“是否对用户有好处不论,用户”匿名访问互联网“的默认权利显 然没有得到保护。形象的说,那句经典名言”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将被改写:”在互联网上,除非你先设置好,否则大家都知道你是一条狗“。

2, 无论是Facebook,还是第三方网站,开发者或者广告主,通过Open Graph使用用户个人信息,首先必须经过用户同意,而且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获得用户同意,用户必须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有绝对的知情权和控制权。 Facebook作为SNS服务商,有义务提供清晰准确的说明,及时的告知,合理的选项,简单易用的操作。

类似的对于使用个人信息担忧也 曾经出现在Google和Twitter上,但是都不如在Facebook上表现得强烈,原因可能是因为Facebook存储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关系网络信 息很多都是真实的,在美国尤其如此。在参议员写给Facebook CEO的公开信当中,Chuck Schumer参议员表示希望Facebook严格自律的同时,也将通过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来完善相关法律。

所有这些担忧和批评表达同样的希望:用户通过Facebook Open Graph享受个性化的互联网访问体验的同时,个人隐私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tbc

Tuesday, April 27, 2010

Facebook Open Graph(一):人的互联网

2010年4月22日Facebook在第三届f8开发者大会上推出Open Graph(开放性社会化图谱),再一次将Data Portability的概念带入人们视野。

根据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在f8 Keynote上的现场讲解,Mark认为互联网上不同的网 站和应用已经成功建立了关于不同事物的“社会化图谱”,比如点评类网站Yelp建立了关于本地商家的图谱,在线音乐网站 Pandora建立了关于歌曲之间的关系图谱,而Facebook则建立了人和人之间关 系的图谱。所有的这些关系图谱对于用户来说都很重要,但是由于网站之间用户数据相互"隔绝",用户很难分享在不同网站内建立的"关系图谱"。 Facebook提出的Open Graph计划,目的是要提供一个基础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开放图谱”,其他所有互联网网站和应用都可以 基于这个“开放图谱“为用户提供应用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认为人是互联网的中心,未来的互联网是人的互 联网,而不是信息 之间超链接的联网,信息是无限的,信息只有依托于人才会产生意义。Open graph所倡导的“人的互联网”的概念,把人和人之 间关系放在第一位,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放在第二位,实际上是在互联网“信息属性“和”社会属性“中进一步强调互联网的”社会属性“。

如 果你之前关注Data Portability,你会发现Open graph不算是很新的概念。Data Portability提供给用户个人数据打包服务,”随身携带”,在访问不同网站和应用时重复使用,并且不断更新,Data Portability其实也是强调互联网是人的互联网。这次之所以关注Open Graph,是因为Facebook,这个在全球拥有超过4亿用户,存储了无数真实个人信息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大玩家”加入进来了。Facebook无与 伦比的地方是它有一个真正庞大的社会化关系图谱,而且数量巨大的用户正在使用它,这是Data Portability和OpenID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商望尘莫及的。



Facebook推Open Graph,除了用户基础和影响力的优势,FB还力图让Open Graph变得简单易用。Facebook平台产品总监Bret Taylor宣布了三样“武器”: Social Plugins, Open Graph Protocol 和Graph API。

Social Plugins

Social Plugins通过一行简单的HTML代码在你的网站上加入"Like",“Recommendations”等按钮,让网站瞬间和FB的社会化关系图谱 联系起来,比如如果用户的Facebook好友也like过该页面,该用户马上可以看到。“邪恶”的理解,Social Plugins就是通过一段简单的代码,让你的网站瞬间感染上“社交病毒”,成为Facebook社交图谱中的“肉鸡”。

open-graph

Open Graph Protocol

用 户在 Facebook内部like一个网页或者添加一个好友,这些新建立的关联在FB数据库都会产生一个独特的链接,然后归类到用户的profile下面,但 是对于FB用户在其他网站上like的网页,如何展示到用户的Facebook profile下面呢?Open Graph Protocol就是提供这样功能的协议,让用户在支持Open Graph的网站上的活动(like)也能产生一个独特的Facebook链接,并且归类到用户的Facebook profile下面。

Graph API

Graph API 主要是针对Facebook第三方开发者的。Graph API反映的正是Facebook新的Open Graph的内容和结构,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方便的建立各种应用,Graph API 支持 OAuth 2.0。个人感觉Graph API 和Friendfeed的API在语法 和结构上有些类似,不知是否有融入Bret Taylor在Friendfeed上面的开发经验。

综上,由于Facebook的加入,让“人的互联网”的游戏变得更简 单而且更热闹了。Facebook展现了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但并非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Facebook面临的挑战其实也很多,比如把用户的社会关系网 络这样的数据开放出来,用户的隐私如何得到保证呢?另外,其他的竞争对手如Google和Twitter也不容小觑:Google通过gmail这样的基 础服务收获的用户及 其社会关系图谱,Twitter推出的@Anywhere平台都对Open Graph造成威胁。

--tbc

Monday, April 19, 2010

Tweetup,在Promoted Tweets的春天播种

在Twitter推出Promoted Tweets之前24小时,一个叫Tweetup的网站" 悄悄"上线,当然媒体小有报道,但是很快就淹没在Twitter开发大会和Promoted Tweets的信息洪流当中。
Tweetup是 Bill Gross创办的,这位Bill Gross大有来头:
  • 1996年创办“创业孵化实验室” Idealab (Kaifu Lee的创新工场与其类似)
  • Goto.com 盈利后改名为Overture,最后在2003年被Yahoo以$1.63 billion收购
  • 新能源公司eSolar的创始人
  • Bill的Twitter个人简介,“Founder of Idealab, 50 Companies, and working to change the world with solar energy.

Bill创办Tweetup的原因,或者说 灵感来源,是在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糟糕的Twitter体验:信息噪音和快速更新让真正想找到有意义信息的用户迷失,Bill相信应该有一个更好的 方式把“严肃”的“tweeters" 和 "followers”连接起来,让用户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

Tweetup的方式和 Promoted Tweets类似(“类似”对于Tweetup或许是个杯具),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竞价系统(bidding system)购买某一个关键词,搜索该关键词时,出价高+相关度高的用户会以推荐的方式出现在搜索结果的顶端或者是显著的位置。

例 如,搜索electric cars,下图中的用户被推荐置顶(Recommended Tweeters):  EvNow, Hybrid Electic, The EVcast Hosts
以及 @evcheis,@btrpic,@fnoolecars 的一些Tweets 被推荐置顶
值得注意的是,Tweetup用户可以选择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竞价:推荐用户自己的账户,还是推荐用户的某一 条Tweet。

TweetUp 
Twidget

根 据TechCrunch对Bill Gross采访,Bill认为Tweetup跟Promoted Tweets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
1, 对搜索结果的处理:Twitter的搜索结果一直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最新的Tweet出现在最前面(尽管后来有小的调整),这种方式对于跟踪重大新 闻事件比较方便,但是对于搜索本身,“实时性”显然不如“相关性”重要,比如Google的“实时搜索”只是作为一个选项出现。
Tweetup则 把“实时性”放在衡量搜索结果的次要位置,而强调“相关性”:用户的专家知识,受欢迎程度,活跃度,例如你之前一直发表关于ipad的评论,你的 Tweet的权重显然要高于最近第一次发推提及ipad的用户。
通过这种计算系统,Tweetup轻而易举的就能把参加竞价排名的 用户权重抬高,从而满足用户希望曝光的需求,达到boost your tweets above the noise。

2,Bill认 为Promoted Tweets是针对大的品牌和公司(如Starbucks),大的广告主,而Tweetup是针对一般用户,尤其是Tweet网络中的“超级用户”,这也 是Tweetup能避免和Promoted Tweets进行正面竞争的方向。



不过这些区别看起来“很悬”,因为Twitter很容易就能取长补短,去粗存精, 对Promoted Tweets进行改进,届时要看“硅谷老兵”Bill Gross如何应对了。

目 前Tweetup在内测,前1000名注册参加“竞价系统”(bidding system)的用户会在Tweeup账户里免费收到100美元的“启动资金”,注册时需要提供信用卡信息。

Thursday, April 15, 2010

Twitter开放实时数据为哪般?

今天的Chirp大会上,Twitter宣布了不少新的动向,可以参考这里(英文),或者这里(中文)。根据CEO @ev的陈述 ,公司的四个核心战略点:基础架构,零使用门槛,相关度,盈利( the company’s four core strategic priorities: infrastructure, friction-free, relevance, revenue. ), @ev最后的总结:1. Twitter is evolving. 2. the goal is to serve users. 3. There is much left to invent.

引起我兴趣的是,@ev对开放Twitter实时数据的再次强调。根据昨天对Twitter的广告平 台:Promoted Tweets的分析,Promoted Tweets盈利的关键是用户使用Twitter Search搜索实时信息,Promoted Tweets的推出表明Twitter除了是一个高效的全球化信息分享传播平台,也是一个有用的搜索引擎(根据Chirp上公布的数据,Twitter的月搜索量为190亿次,超过 Yahoo和Bing),能和Google,Bing or Yahoo进行正面竞争。对Twitter盈利有利的做法是:封闭实时数据,和Google,Bing or Yahoo的实时搜索形成差异化,吸引用户在Twitter Search进行搜索。Twitter Search能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越多,通过Promoted Tweets带来的盈利也就越多。

然而@ev 不这么看,”Twitter的基本信条是:信息公开自由的传播对世界能够产生积极的影 响。作为一个商业公司,Twitter的目标是将这种积极影响最大化,这是Twitter存在的理由,也将激励Twitter继续前进。“,@ev说,”基于这个理 由,Twitter顶着来自投资人对于'盈利和市场丢失'的担忧,和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Bing and Yahoo就开放实时数据进行合作。事实上,这种合作是否真的能为用户带来最大价值,Twitter团队也曾犹豫不决。“

无论如何,合作 已经开始了,用户现在通过Google实时搜索,Bing的Twitter搜索就可以访问Twitter的实时数据。


Google,Bing很有可能将来会在实时搜索结果的页面投放广告,这些广告是来自 Google或者Bing自己的平台,还是来自Promoted Tweets平台,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Twitter开放实时数据的做法,不是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在践行公司的理想:促进信息公开自由的 传播,并坚信这种做法能够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于此,Twitter要做一个“善良”的公司,做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公司。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Twitter的广告平台:Promoted Tweets

这两天关于Twitter商业模式的讨论又掀起热潮,先是Twitter收购Tweetie,紧接着4月 13日Twitter出Promoted Tweets广告平台, 这一系列动作都赶在 2010年Twitter开发者大会(Chirp)之前完成,
是否为Twitter在Chirp大会上有重要宣布埋下伏笔,4月 14,15日两天自见分晓。本文重点关注Twitter新推出的Promoted Tweets广告平台,对该广告平台的流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截至 Promoted Tweets的推出,Twitter已知的盈利渠道有三种
1,为搜索引擎提供实时数据流(A data fee from search engines indexing Twitter in real time, such as Google, Yahoo and Bing)
2,  “传说中”的“职业账户”(不同于Verified Account)("Professional Accounts", Professional Accounts will include the ability to have multiple users on one account.)
3,  Promoted Tweets 平台

4月13日推出的Promoted Tweets平台不一定是能给Twitter带来盈利的“终极大招”,但无疑是通往盈利大道的重要尝试,无怪乎Biz Stone用了”Hello World“做为宣布Promoted Tweets博客文章的标题。

Promoted Tweets是什么?长什么样?下面一张图很直观。



简单的说,图中的广告展示里面有三个角色:
广告主--Starbucks
广告平台--Promoted Tweets平台
广告受众--在Twitter上搜索“Starbucks”的用户 

广 告呈现方式--在Twitter Search中搜索“starbucks”,图中的广告内容在搜索结果中置顶显示

(注:目前 @Starbucks 账户由@bradnelson维护,参考Brad的自我介绍,“In my real job, I tweet for @Starbucks. ”。上面的广告内容是由@bradnelson通过CoTweet多账户功能发出来的, 内容会显示在@Starbucks的 timeline里面。)

根据官方博客及AdAge的介绍,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romoted Tweets广告过程图













在 Step4中,广告主,广告平台和广告受众各得其所。

值得强调的是,触发整个广告过程的关键在于用户在Twitter上搜索 “Starbucks”的动作,搜索次数的多少直接决定Promoted Tweets平台能够给Twitter带来收入的能力。Twitter COO Dick Costolo告诉AdAge,”很多人在使用Twitter进行搜索,搜索量巨大。 “(a lot of people use Twitter for search; the volume is huge.),但是拒绝给出准确的数据。显然,Twitter的强项并不是在于提供一个搜索的入口,那是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和 Bing的奶酪。

“有多少用户会使用Twitter进行搜索”,除了这个疑问,用户对于“Twitter搜索结果出现广告”的 接受程度也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鉴于此,Twitter对Promoted Tweets平台的推出也是小心翼翼:

1,对于不 受欢迎,没有回应的Promoted Tweets,Twitter会适时取消Promoted Tweet作为广告的展示。
2,在搜索结果内,一页只会展示一个Promoted Tweet。
3,Promoted Tweet会“自我申明”为广告,鼠标移过时会黄色高亮显示。
4,Promoted Tweets开始只在twitter.com显 示,将来在合适的时候会在Twitter第三方客户端出现,并与第三方客户端分成。

Twitter 会在2010年第四季度对Promoted Tweets平台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计划。届时,Promoted Tweets给Twitter带来的营收,参加Promoted Tweets推广的广告主名单,用户的接受程度,都是值得关注的信息。

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