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3, 2010

怎样才能和这个世界谈谈?

每个人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仅仅是韩寒,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

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封信,诉说一下心中的哀愁,信的内容也仅限朋友和你之间共同分享。清晨去敲邻居家的门,说今天天气真好,邻居的微笑让谈话很惬意,这样的交流仍然限制在两个家庭之间。四处张贴传单,你想和世界谈谈,可能很快JC叔叔想找你单独谈谈了。写书,上电视,碰巧你有超越普通人的知名度,话语权,你能让自己的观点通过大众媒体传递 给更多的人,撇开目前没有一家大众媒体能够覆盖全世界这样的事实不论,你的观点,经过主编,经过”有关部门”之后,可能已经不是你最初想表达的意思了,你依然无法和这个世界谈谈,甚至你的观点压根就没传播出去。

你 要找到通往这个世界信息脉搏的道路在哪里,才能发现对话的可能。可是那些无数各自孤立的联结,将这个世界割裂,或许仍然稀松的联系在一起,但全然没有对话 的可能,这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图景。哲人和修行者宣称世界存在于他们的心中,和世界的对话只需要会心的微笑,但如果你对形而上的玄学不感冒,你想做一个普通 人,一个公民,你和这个世界谈谈的目的很简单,想知道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那么或许你应该尝试一下互联网。

互联网从信息之间超链接的联网,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联网,其实正在勾勒出世界信息脉搏的雏形。以宣称要做“地球的脉搏”的推特(Twitter)为例,推特正是将以前“无数各自孤立的(人的)联结”编织入一张更大的网,在极大降低了信息发布门槛的同时,又将所有发布者联和订阅者联结在一个网络状的系统里:一个“稠密的本地联结和较为稀松的全球化联结” 网络,你第一次有机会面对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它当然不等于整个世界,但是所有和推特类似的这些信息传播网络加起来,这个世界的最响亮的声音或许正在这些网络里回荡。

Isaac在《Twitter和高阶智慧》里说,“一旦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整个网络的影响力(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长)他也会感到极度地满足。”
推特让人回到极度地个人主义,因为没有任何时候,让每个个体有机会辐射到整个社会网络。可以说,每个人拥有了一瞬间的世界,这就是全新的个人主义世界观。一 旦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整个网络的影响力(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长)他也会感到极度地满足。他于是会审视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接纳他,并且认可他的价值。 这份价值是自己所创造和分享出来的,于是他可以有更多的自信心去表达。

借助这样的互联网,你能获取关于世界的全面的信息,或者你不想接收更多的信息,至少你也能了解时代精神。最终你还是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你可以向这个网络把你 的想法真诚的表达出来,那里有很多人正在认真的倾听,你的声音完全有可能在顷刻之间传遍整个网络(如果没有被人为破坏),你还能收到回复或者看到RT和转 载。有意思的是,每一次你发出的信息通过网络放大之后,你都能发现一个扩张的自我,这是你的存在的真实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前互联网时代或许要通过思索和想象才能掌握。

和这个世界谈谈,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国度,其实你可以做到。